在ELISA实验中,准确区分已加样孔和未加样孔至关重要,可避免重复加样或漏加样,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以下是几种实用的区分方法:
1. 物理标记法(推荐)
(1) 使用可擦写板盖标记
工具:防水实验室记号笔(如VWR或Thermo Scientific品牌)或可擦写标签贴。
方法:
加样后立即在板盖对应孔位置画“✓"或标注样本编号。
结束后用酒精棉片擦拭干净,方便重复使用。
优点:直观、操作快捷,适合手工操作。
(2) 孔位布局规划
模板化加样:
提前设计加样顺序(如“从左到右,逐行加样"),并用空白对照孔作为分界标记。
示例:第1行加标准品,第2行加待测样本,第3行留空(阴性对照)。
2. 可视化辅助法
(1) 液体高度观察
适用情况:加样量≥50 μL时。
方法:
倾斜微孔板,观察孔内液面反光(已加样孔可见明显液面,未加样孔为干燥状态)。
注意:需在白色背景光下观察,避免强光直射。
(2) 显色预判(针对彩色样本)
适用样本:含血红蛋白(红色)、细胞裂解液(浑浊)等有色样本。
方法:直接通过颜色区分,但需注意无色样本(如缓冲液)不适用。
3. 技术辅助法
(1) 多通道移液器同步加样
操作:
使用8通道或12通道移液器,按行/列一次性加样(避免单孔遗漏)。
加样后移液器枪头仍停留在孔中,作为物理标记。
优点:高效且不易出错,适合高通量实验。
(2) 自动化记录
电子表格跟踪:
提前在Excel中绘制96孔板模板,加样后实时填写孔位状态。
示例:
孔位A1 A2 A3...
样本S1 S2 NC...
4. 防错设计(预防漏加/重复加样)
(1) 板架分区
将微孔板放置在标有“已加样"和“未加样"区域的板架上,加样后移动位置。
(2) 双人核对
一人加样,另一人实时核对记录,尤其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。
5. 疑难问题解决
问题:加样后液体挥发,难以辨别是否已加样。
解决:
缩短加样到孵育的时间间隔(如分批加样)。
使用带密封盖的微孔板(防止蒸发)。
问题:部分孔因气泡干扰观察。
解决:加样后离心微孔板(1000 ×g,1分钟)去除气泡。
总结
方法适用场景注意事项
板盖标记法手工操作、少量样本需使用可擦写笔
液体高度观察加样量≥50 μL需良好光线条件
多通道移液器同步加样高通量实验需校准移液器通道一致性
电子表格记录复杂实验设计(如多批次样本)需实时更新记录
推荐策略:
常规实验:板盖标记 + 多通道移液器。
高通量检测:自动化记录 + 双人核对。
注: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不作为实验依据,如需完整版产品信息请咨询品牌供应商或技术老师。
天津天正信达供应:RNA逆转录试剂盒、逆转录试剂盒、PCR试剂盒 、提取试剂盒、色谱进样瓶、培养基瓶、试剂瓶、胎牛血清、染色液、试剂瓶、QPCR试剂盒、生物试剂、抗体、琼脂糖、实验耗材,我司拥有一支覆盖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等专业人员的研发、构建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技术平台,主要包括AKTA、高压均质机、全波长酶标仪、高速落地离心机和q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。
电话
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