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皿的正确储存和使用方法是什么
储存条件与规范
培养皿的储存需根据材质和灭菌状态采取不同策略。玻璃培养皿长期储存应保持干燥环境,温度控制在10-25℃之间,相对湿度不超过60%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玻璃老化。未灭菌的玻璃皿建议用牛皮纸包裹后存放,而已灭菌产品需在洁净柜中保存,有效期通常为2周。塑料培养皿需特别注意温度上限,聚苯乙烯(PS)材质储存温度不得超过50℃,聚丙烯(PP)材质可耐受60℃,所有塑料培养皿均应避光保存,防止材料降解。
预灭菌一次性培养皿的储存需严格遵守:
冷链管理:未拆封产品应2-8℃冷藏,保持培养基活性(有效期通常6-12个月)
温度恢复:使用前需室温平衡30分钟,防止冷凝水影响微生物生长
包装完整:仅在使用时拆开无菌包装,已开封未使用的培养皿建议24小时内用完
灭菌处理标准流程
不同材质的培养皿适用不同的灭菌方法:
玻璃培养皿灭菌
预处理:用热水冲洗后,1-2%盐酸浸泡去除碱性残留,蒸馏水冲洗干净
干热灭菌:160-170℃保持1-2小时,灭菌后温度需自然降至60℃以下开箱
高压蒸汽灭菌:121℃维持15-30分钟,适合急需使用的情况
塑料培养皿灭菌
出厂预灭菌:γ射线或环氧乙烷(EO)灭菌,无菌保证水平SAL需达10⁻⁶
实验室处理:仅限特定耐高温材质(如PP)可121℃高压灭菌15分钟
使用操作关键要点
培养基制备阶段
倾倒温度控制在45℃左右,避免烫死微生物或过早凝固
培养基厚度:标准90mm培养皿建议倒入15-20ml,形成3-4mm均匀层
凝固方式:水平静置至凝固,避免震动或倾斜导致厚度不均
接种操作规范
无菌操作:超净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,动作幅度控制在皿盖开角≤45°
采样技术:接触法施压3-5秒(0.25-0.35kg/cm²压力),划线法需保持划线间距2-3mm
时间控制:从开盖到完成接种不超过15秒,减少环境微生物污染风险
培养阶段注意事项
放置方式:细菌培养需倒置,防止冷凝水滴落;霉菌培养应正置避免孢子扩散
环境控制:细菌培养箱温度精度需±1℃,特殊要求±0.5℃
堆叠限制:培养皿堆叠不超过15层,确保气体交换和温度均匀
质量控制与偏差处理
日常质控措施
灭菌验证:每月用生物指示剂(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)验证灭菌效果
空白对照:每批次培养基需做空白培养,检查无菌状态
表面检查:使用前观察皿底平整度(公差≤0.1mm)和有无裂纹
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冷凝水过多:预温培养皿至培养基温度±2℃范围
菌落分布异常:检查培养箱水平度和平板倾倒均匀性
边缘污染:确认操作区域洁净度(建议定期甲醛熏蒸)
特殊检测场景调整
厌氧培养:使用双层盖培养皿,内盖含钯催化剂,转移时间控制在30秒内
高温环境:选择聚碳酸酯(PC)材质,短期耐受135℃
长期观察:黑色PP培养皿可抑制杂菌生长,适合7-10天霉菌培养
注: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完整操作请以实说明为准,不同品牌可能存在细节差异。
天津天正信达供应:RNA逆转录试剂盒、逆转录试剂盒、PCR试剂盒 、提取试剂盒、色谱进样瓶、培养基瓶、试剂瓶、胎牛血清、染色液、试剂瓶、QPCR试剂盒、生物试剂、抗体、琼脂糖、实验耗材,我司拥有一支覆盖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等专业人员的研发、构建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技术平台,主要包括AKTA、高压均质机、全波长酶标仪、高速落地离心机和q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。
电话
微信号